关于申报2025年江西高校产科教协同育人专项项目
(研究生教育层次)的通知
各研究生培养单位:
根据江西省教育厅《关于开展江西高校产科教协同育人专项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》(赣教高字[2025]30号)(附件1),现启动我校2025年江西省高校产科教协同育人专项项目(研究生教育层次)申报工作,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一、专项类别
产科教协同育人专项是以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、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抓手、以产科教协同育人为路径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。我校可申报急需紧缺人才培养项目和未来技术人才培养项目2类。
急需紧缺人才培养项目紧密对接我省“1269”重点产业链发展需求,依托相关优势特色学科专业,强化学生核心技术和岗位能力培养,着力造就一批能够直面真实工程场景、破解复杂技术难题的实践创新型人才。
未来技术人才培养项目围绕我省六大未来产业发展需求,立足学科交叉领域,鼓励学生参与学科交叉先导项目,培育能够引领未来技术变革、开拓新兴领域的交叉复合型人才。
二、申报要求
(一)基本要求
1.申报项目应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,推进教育教学与产业需求、科技创新深度融合,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新机制、新路径。项目不局限以班级、年级、学院、本科专业点、研究生学位点以及各类教研平台为依托的申报,致力于打造多元化、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生态。
2.具备扎实的改革基础。近3年内已开展实质性协同育人,所申报人才培养模式实际运行已1年以上。与行业企业、科研院所已建立稳定的合作机制(如共建产业学院、联合实验室、定制化培养项目等),并已取得阶段性合作成果(如合作开发课程、教材、案例、共建实践平台等)。
3.具有清晰的改革思路。有明确的改革方案和年度任务清单,在人才培养模式、教学组织形态、课程教材体系、教学评价机制等方面有清晰改革路径。建立专项动态准入与退出机制,对未完成年度任务或实施不力的项目予以预警或清退。
4.拥有优势特色学科专业依托。原则上依托学科应具有相应的学位授予权。资源保障上应拥有与专项方向匹配的优质课程资源、实验设施或实践教学平台。各专项均应组建由高校骨干教师与行业、科研院所专家深度融合的“双师型”或“多学科导师”团队,团队中合作单位的产业兼职教师比例不低于30%。
5.具有稳定的投入和保障机制。申报高校应在学分认定、教师评聘、绩效激励等方面对专项给予明确政策支持,并设置专项经费保障实施。合作单位应在资金、设备、技术或平台等方面有实质性投入,共同构建可持续的协同育人条件。
(二)专项要求
1.急需紧缺人才培养项目面向全省普通本科高校申报。申报单位须联合至少1家江西省“1269”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、龙头企业、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共同申报。优先支持依托省级现代产业学院、卓越工程师学院、研究生工作站或已聘请产业教授、产业导师的学科专业点申报。
2.未来技术人才培养项目面向全省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申报,须紧密围绕我省六大未来产业方向,依托相关前沿交叉学科专业,应联合工信部未来产业领军企业、江西省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或各类学科交叉平台共同申报。优先支持依托省学科交叉中心、未来技术学院和交叉学科专业申报。
三、材料报送要求
2025年11月19日下班前请以学院为单位将申报材料:《江西高校产科教协同育人项目申报表》(附件2)及佐证材料(不超过30页)、《江西高校产科教协同育人项目申报汇总表》(附件3)的电子版(Word版和盖章PDF版)发送至邮箱41447949@qq.com,逾期不受理。
附件1:关于开展江西高校产科教协同育人专项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(赣教高字[2025]30号).pdf
附件2:江西高校产科教协同育人项目申报表.docx
附件3:江西高校产科教协同育人项目申报汇总表.docx
发展规划与研究生处
2025年11月14日